<mark id="beobn"><var id="beobn"></var></mark>
  • <ins id="beobn"></ins>
  • <menuitem id="beobn"></menuitem>

      推動兩岸文博交流 共同弘揚中華文化 ——“第二屆海峽兩岸文博創意設計大賽”入圍作品展暨頒獎儀式在陂舉行

      中共武漢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23-01-06 18:16:08

      信息來源:黃陂區委統戰部    字體: [大]  [中]  [小]        打印本頁

      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為了進一步推動海峽兩岸青年學子深入了解和感受荊楚歷史文化的魅力,積極發掘和探索文物的歷史、文化、藝術及科學價值,用創意講好荊楚歷史文化故事,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1月6日,“走進歷史 紀行荊楚”第二屆海峽兩岸文博創意設計大賽入圍作品展暨頒獎儀式在享有“武漢城市之根”美譽的黃陂區盤龍城遺址所在地——盤龍城遺址博物院隆重舉行,省、市、區臺辦和文旅部門領導,兩岸文博設計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賽選手、在漢臺青代表等5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

      據悉,第二屆“走進歷史 紀行荊楚”海峽兩岸文博創意設計大賽由湖北省臺辦、湖北省文旅廳、武漢市臺辦、武漢市文旅局、黃陂區臺辦、黃陂區文旅局共同主辦,海峽兩岸考古教學交流基地、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館、盤龍城遺址博物院協辦。大賽以“青銅時代”為主題,選取湖北省博物館和盤龍城遺址博物院的6件極具代表性的青銅文物“銅鹿角立鶴、立鳥獸面紋銅罍、曽仲斿父壺、青銅大圓鼎、綠松石鑲金飾件、銅帯鋬觚形器”為設計素材與藍本,面向海峽兩岸的所有高校師生及關心、熱愛歷史文化,有志于從事文物IP文創產品設計開發的個人和單位征集作品。大賽采取“線上舉辦+線下展覽及頒獎”的形式,通過多維度開展作品征集、組織兩岸歷史、設計、文博類專家開展線上研學講座、特邀兩岸“行業大咖”擔任評委等,引發兩岸廣泛關注。大賽共收到來自兩岸近1900份作品,經過嚴格評審,最終有56份作品入圍決賽。
      “青銅文化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輝煌燦爛的青銅大時代在湖北留下許多歷史的記憶……”活動開場以宣傳片形式講述了本次大賽選取的湖北省博物館和盤龍城遺址博物院的文物及背后的歷史,引領大家走進長江青銅文明,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黃陂區委常委、統戰部長張國金向全體獲獎選手表示祝賀,他指出,大賽的舉辦,對于廣泛宣傳盤龍文化,講好荊楚文化故事,增進海峽兩岸青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擴大兩岸文化交流,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又一次成功實踐。

      在頒獎環節依次公布了優秀獎、最佳組織獎、藝術表現獎、品牌潛力獎、最具童趣獎、最佳融合獎名單。湖北省博物館、盤龍城遺址博物院及臺灣文博專家分別在現場或線上點評了金獎、銀獎、銅獎獲得者作品。經兩岸學者、專家共同評審,由臺灣實踐大學戴隆杰設計的《鶴立鹿角-觀賞植物造型盆栽架》斬獲大賽金獎。大賽終審評委、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評價該作品“將文物細節元素與現代創意巧妙結合,將文物的古典凝重與植物鮮活靈動的氣質完美融合,讓人眼前一亮!”

      活動最后,在場嘉賓觸屏共畫同心圓,正式啟動“第二屆海峽兩岸文博創意設計大賽”入圍作品展。本次大賽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青年一脈相承的文化活水,進一步拓展了湖北與臺灣的文化交流,進一步凝聚了“兩岸一家親”的共識。

      另悉,黃陂素有“湖北第一臺鄉”之稱,在臺黃陂籍鄉親人數眾多、聯系廣泛,成立了臺北黃陂同鄉會,自1994年起連續28年不間斷向黃陂一中優秀學生頒發獎學金,累計金額300萬元,惠及2500名學子;黃陂武湖是中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目前入駐臺資企業11家;近年來,黃陂又成功引進臺灣蓮明集團投資建設農旅融合“一心回鄉”田園綜合體項目。通過不斷加強陂臺之間經濟文化多領域交流合作,兩地始終人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從經濟、文化、婦女事業到社區建設,交流領域不斷拓展,經貿合作日益活絡,延續了真誠、緊密、深厚的同胞親情,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來到武漢求學、發展、創業,逐步融入黃陂,成為幸福黃陂、大美黃陂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上一篇】市、區兩級臺辦聯合臺企慰問一線交警和環衛工人
      【下一篇】江岸區舉辦“兔飛猛進迎新春 兩岸同胞敘友情”新春團拜會活動
      分享到: qq空間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網
      AA片一级